01
政策趨勢
2019是環保產業發展一個全新的局面,水土固廢氣的大監管格局已形成。環保產業已從政策播種時代進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時代。其中,三維度的發力將實質性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
1.政策時間維度:大限將至倒逼產業提速
《水十條》、《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等
到2020年,七大重點流域Ⅲ類水比例達70%以上
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3%
全國地下水質量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
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
京津冀區域劣V類下降15個百分點
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
到2020年,全國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95%左右
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氣十條》、《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
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
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到2020年,建立健全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的 VOCs 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實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 VOCs 污染減排,排放總量下降 10%以上
到2020年底前,在電子、包裝印刷、汽車制造等 VOCs 排放重點行業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制度
《土十條》、《“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到202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3%
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糧食主產縣基本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
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基本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公共機構普遍實行垃圾分類,作為先行先試的46個城市要初步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2020年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0%
2020年底前,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2.政策實施力度:環保督察
政策層面看出接下來的重點必在環保政策法規的執行上,而這將是生態環境部今年起最重要的工作
今年開始以生態環境部為主導牽頭的環保督察將覆蓋各種企業,民企和央企一視同仁
隨著保相關法律法規就位,涉及環保的罰款與刑事責任將有極大落實
3.政策持久性:督查的常態化
去年環保部更名為生態環境部的背后是職能與態度的變化。地方的環保局也在逐步升級為生態環境局,新機構將會承擔起常態化的環保督察任務
有人說現在環保舉報案件受理率的數據越來越大,這數據是2017的5倍,是2016年16倍。不僅案件受理數據上有提升,處理的效率也提升明顯,很多企業被舉報后確實被查處甚至上了報紙,與以往不同,這都是來自一個普通公民的舉報。環保督察化成為各地生態環境局日常的核心工作
02
市場趨勢
即便是寒冬,環保行業仍然存在旺盛的需求:
領域一
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是環保治理產業鏈里關鍵的一個環節,通常會缺席環保行業的上半場的發展,但絕不會缺席環保行業下半場的發展。掌握智慧環保數據端的環境監測企業在未來的智慧環保的發展過程中具備了先天優勢,能夠逐漸實現從設備商到系統集成商,再到平臺運營服務商的轉變
從環保全聚角度看,環境監測將是環保行業數據化迭代的牽頭部隊
領域二
危廢處理
危廢將會是今年環保行業營利性最好的一個細分領域。從行業發展來看,大多數產廢企業危廢產量有限,但由于危廢處理成本較高,再加上過去監管缺失,隱藏、傾倒、丟棄相對容易,瞞報、漏報現象嚴重,導致危廢處理需求得不到有效釋放
所以政策一直是危廢需求的那道閘門,一旦打開,危廢的時代就會到來
清晰的商業模式,巨大的需求缺口,而且隨著政策的監管驅動,這個需求逐步釋放
目前我國每年危廢產量8000萬噸左右,遠大于公布的4000萬噸
同時環保督察力度、政府監管力度持續加強,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盈利能力提升,支付意愿變強,在此背景下,危廢處理需求也將加速釋放
領域三
垃圾焚燒
2017年7月發布的《“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指出,至2020年末,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的處理能力要達到59.14萬噸/日
這些硬性目標的確定,更是進一步掀起了“十三五”時期垃圾焚燒市場新一輪的釋放
過去2年,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節奏可以用“大干快上”來形容,為何垃圾焚燒就敢逆市操作?
底層邏輯還是商業模式清晰,雖然是重資產運營但盈利穩定,建成一個項目對公司來講就是一顆長壽搖錢樹,誰都愿多建幾個
領域四
工業廢水
“水十條”第一個任務,就是“狠抓工業污染防治”
經多年發展,治理工業環保的技術層面瓶頸早已突破。對于環保行業來說早已到了只欠東風的地步。我們可看到國